(接上期《第三节一娘两子》。内容来自著作《八字三才秘盘教程》,三才秘盘由郑昭易老师独家传承,隐秘传承几千年的学科,干净、纯粹,学科内容就是周易学的本来面目。)第四节规律就是神周易预测学,因其学科的特殊性,以及研究主体的独特性,被附于了很多神秘元素,再加上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,而至其慢慢演变成玄学。当从易学内部,褪开其神秘外衣,您会发现,它就如同我们学的物理、化学一样。不但不神秘,甚至还不如那些高等数学的难度。其内核,就是用易学的专用符号,代入到某个具体人或事件当中,通过一定的定律进行计算,而得出相应的结果。所以周易预测学的别名,就称为“算命”。易学的专用符号比高等数学的符号少很多,简易很多。至少我个人认为,要比∮、∞、∫、∏等符号,容易理解。要说易学比数学难,唯一区别在于:数学是绝对定律,数学题的计算,只要使用固定的定律,不管情况如何,答案都是唯一的;而易学是相对定律,预测的时候,每一个定律的使用,都有前提或条件,每一个已知条件的改变,其计算结果都不同。每一个定律的形成,都是在无数个体上论证后,得出来的通用规律。比如数学中长方形的面积,必定是a乘以b;比如预测人到青年,必定要成家立业。周易预测学中,为了强化规律的权威性,糅合一些唯心元素,进行拟人或具象化,把规律升华成神或神煞。规律就是神。因而,读者要习惯易学当中的各种神或神煞,理解它表达的内容就是某种规律。第五节法无定法上面谈到周易预测学进行“算命”的时候,使用一些定律,但这些定律的使用,因为前提条件的改变,而得出的结果不同。也使得易学预测变得模糊、变得不确定,这就是易学当中独有的特征——变易。易学预测的研究主体是“人”。物品具有不变化性,而人因具有思维,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个体。根据时间、环境、群体、欲求等因素的影响,其行为和方向都会产生改变。在预测时,因为前提条件的改变,套用易学定律后,会演变出各种结果。但不管什么结果,都是这个“人”的行为,这个不变的行为,具有固定的、不变的特征。因而,学易必须要明了的一个基本法:法无定法,为一切法。举个例子来说明:按照易学预测定律:A是南方人,肚子饿了,必定需要进食大米饭。这就是无数个体案例论证后,提炼出来的规律。若再升华成为神煞,可以表达为:食物之神掌管人的一切饮食需求,现在A肚子饿了,食物之神照临他,让他进食。“必须要进食”这个断语,是固定的、不变的。但因为前提或条件的变更,让这件事产生了无数的变化:因为A出差在河北,所以他进食馒头;因为A出差在海南,所以他进食海鲜;因为工作的耽搁,A的进食有可能推到3个小时后;因为在火车上,所以A进食方便面;因为在荒野,没有食物,无法迅速完成进食的目标……各种元素的改变,让原本1+1等于2的事情变得不确定起来。那么预测A的行为时,就不能拘泥于“肚子饿了必须吃饭,吃饭必定吃大米饭”的固定规律。到底吃什么、什么时候吃、怎么吃,连A自己都不知道,固定规律就无法恰到好处的适用于A。若想准确预测出A的进食情况,需要结合时间、空间、前因等方面综合计算,方能预测准确。法无定法。前面一个“法”是规律,后面一个“法”是方法。读者若对此节,不能完全搞明白,也不必着急。这里只需略有了解,在思维中存下“不拘泥”三个字就可。(未完待续,想了解更多三才秘盘的学科知识,请至本文作者的主页,观看学习系列文章和视频。)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tzrz/6724.html